登录
注册
|
首页
图书资源
视听资源
本馆讯息
读书活动
校本资源
我的图书馆
全部图书资源
>
K 历史、地理
>
K89 风俗习惯
中华文化公开课——民俗文化十讲
暂无评分
作者:杨丰源
出版社:当代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11-01
ISBN:9787509013595
中图分类:K892 ( 历史、地理 > 风俗习惯 > 中国风俗习惯 )
纸质书参考价格:
¥2340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目录
Cover
民俗文化十讲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
民间神灵篇
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王母娘娘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怪神,后逐渐女
太上老君是道教最高神明之一,它的原型老子是先秦最著名的思想家
释迦牟尼佛(约前1027年至前949年)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
观世音菩萨,是对观音佛祖的尊敬称呼
弥勒佛又称“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地藏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深受世人
药师佛,全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又称“大医王佛”“医王善逝
财富是人类的创造
福、禄、寿在中国民间被视为天上三吉星,福寓意五福临门,禄寓意
在远古时代,人们把生育现象看得非常神秘,向神灵祈子是最普遍的
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为航
神话传说篇
传说女娲用泥土仿照自己创造了人,继而创造了人类社会
精卫填海是《山海经》记叙的一则故事,说的是中国上古时期一种叫
刑天是中国上古神话中最具反抗精神的人物,东晋诗人陶渊明曾经赋
女娲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华夏子孙,又勇敢地照
夸父追日的神话,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战胜干旱的强烈愿望,虽然夸
后羿射日与大禹治水一脉相承,表达的是人与自然相抗争的大无畏精
八仙过海虽然是一个神话传说,但与古代历史的蓬莱寻仙活动一样,
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在中国传诵千年,历久弥新
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在几千年的漫长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各地的民众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素有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也是在世
济公是“真、善、美”的化身,济公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
刘三姐歌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显示了中华民族民
古代节日篇
农历二月初二是传说中龙抬头的日子,据说在这一天春季来临,万物
农历三月初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古称“上巳节”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
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传说中牛郎和织女见面的一天,由于他们一年才能见
农历七月十五是传统的“中元节”,俗称“七月半”“鬼节”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团圆是历代中国人的美好期盼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农历十月为孟冬,十月一日是进入寒冬季节的第一天,生者御寒加衣
冬至是中国农历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古时称“腊日”,现在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民间称为“小年”,是中国汉族传统节日,也被
除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因常在腊月三十或二十九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
那达慕大会是中国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上千年
传统游戏篇
踢毽子、打陀螺、滚铁环是一种单人或多人游戏,单人可以休闲,多
抖空竹与放风筝是人们喜爱的传统游戏,需要一定的技巧,不适合儿
斗蟋蟀、斗鸡是古时成人喜欢的娱乐活动,多为贵族的娱乐项目,现
酒在中国的历史中源远流长,产生了一系列的文化,其中就有酒令
围棋和中国象棋都起源于中国,都是策略性的游戏,将科学、艺术和
生肖文化篇
牛一直是人们喜欢的动物,它任劳任怨,不屈不挠,一心为人类服务
虎是人们喜爱的吉祥瑞兽,民间尊其为兽中之王
“兔”在中国是一个美好的字,既是人的生肖之一,也与人类的生命
龙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是中国最大的吉祥物,是中华民族的
蛇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非常突出,蛇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图腾,在人们
中国人对马非常偏爱,把马当成神一样来祭拜,旧时许多地方都有马
作为祭祀活动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祭品,羊在古代受到了先民们的普遍
猴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千百年来人们不变的习惯,而鸡鸣于晨这一特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与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猪与人们日常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其特有的形态常被人们视为有福
礼俗禁忌篇
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老师是“传道”者,尊重老师是敬道的
重视人伦道德、敬老尊老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强
“天”是中国传统信仰体系的一个核心概念,天是自然的,亦是神格
诞生礼是一个具有连续性的人生礼仪,从妇女未孕时的求子到婴儿周
古人云:“寿是五福之首
成年礼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人生仪礼
婚礼在中国原为“昏礼”,属于汉传统文化精粹之一
丧葬习俗是以丧葬为基础,在民间长期相沿、积淀而成的风尚和习俗
在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
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又有着严格繁琐的敬茶礼节
民族婚俗篇
佤族的婚姻是自由选择加上父母及媒妁之言,盛行姑表亲习俗
土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婚姻习俗源远流长、别具一格,最
黎族因为分布地域不同,婚恋风俗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中海南三亚
傣族婚姻习俗蕴涵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传统,婚礼古老简朴,按照当地
古老的瑶族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与习俗,300多个分支在婚俗方面
维吾尔人的婚礼较为隆重,充满欢乐的气氛,婚典通常要举行两三天
白族是少数民族中受汉文化影响最深的民族
苗族古时偏居崇山峻岭之间,过着一种悠闲、自在的山野生活,不受
蒙古族是一个强悍且善射的民族,在天长日久中形成草原特有的婚礼
民族服饰篇
黎族妇女精于纺织,传统服饰自然纯朴,花边图案富于变化,异彩纷
瑶族人精于织染、刺绣,服饰多种多样
朝鲜族自古就有“白衣民族”之称
羌族人民的服饰朴素、美观而具特色
满族的服饰主要有四种形式:旗袍(即长袍)、马褂、坎肩、夸裤
苗族服饰从总体上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等传统工艺技法
土家族俗尚俭朴,无一切奢靡之风,服饰宽松,装饰简单,注重喜色
中华民居篇
人类的居室大都因地制宜而营造,这在黄土高原表现得尤为突出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传统住房,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
吊脚楼是苗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筑形
傣族民居俗称“竹楼”,是干栏式建筑,因建筑材料取材于竹而得名
西递村建筑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
偏隅浙江东南沿海的渔镇石塘,以石屋、石街、石巷、石级等形成了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张谷英村,保存了最为完整的江南民居古建筑群落
赣、粤、闽边区客家人居住的围屋,集家、祠、堡于一体,集建筑与
潮汕民居融汇千百年来潮汕人的智慧,如同山西平遥民屋的粗犷,瑶
乔家大院是一座集中体现中国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独特风格的宏伟建筑
王氏庄园是中国古建筑史上一处罕见的超规制清代城堡式民居建筑群
民族工艺篇
版画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
景德镇是“瓷器之国”的代表和象征,其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
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故称“
岫岩玉雕有5000多年的历史,与中国玉的历史紧密相连,体现了
漆器在中国有7000多年的历史,脱胎漆器有2300多年的历史
风筝在我国是一项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同时在这种活动中也蕴藏着
凤翔彩绘泥塑是陕西省凤翔县的一种民间工艺,当地人称“泥货”
洛阳宫灯创自东汉,
中国结,是由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再演
..更多
全部评论
评论
推荐图书
慢性疾病的自然疗法
吴军 主编,董晓虹 主编,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爱上捏脊
施仁潮编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果蔬养生10堂课——做碱性健康人
何凤娣编著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对着一千颗星星许愿
吕丽娜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解读健商——健康新概念
戴迪 主编,浙江省医学会 组编,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谁在那里唱歌
谢华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天堂往左,北京往右
尘一
民族出版社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吕有志 编,徐孝明 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中文在线
服务条款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