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首页
图书资源
视听资源
本馆讯息
读书活动
校本资源
我的图书馆
全部图书资源
>
R 医药、卫生
>
R6 外科学
中西医结合论治肾系疾病
暂无评分
作者:郭培恒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117255189
中图分类:R692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泌尿科学(泌尿生殖系疾病) > 肾疾病 )
纸质书参考价格:
¥6750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目录
中西医结合论治肾系疾病
1.中西医结合论治肾系疾病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郭培恒,男,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晋城市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第
肾系疾病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表现复杂多样,治疗有时较难
第一章 肾系结构与生理功能
我国古代医家在不同历史阶段对肾脏的解剖部位,都有论述记载,早
膀胱又名脬,位于下腹部,属于下焦区域,为囊性器官
在中医藏象学说中,肾与膀胱相表里,即肾与膀胱通过经络相互络属
泌尿和生殖系统是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生殖器等组成的
(一)肾脏的解剖位置
肾窦是由肾门向内连续为一较大的腔,称为肾窦,由肾实质围成
膀胱是储存尿液和排泄尿液的囊性器官
(一)男性尿道组织特点
一、肾脏与阴阳
(一)肾与脾的关系
(一)肾藏精,主生殖
一、中医肾系功能与西医肾生理的一般概念
水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肾脏是人体体
(一)中医对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认识
酸碱平衡的维持是生物体内环境稳定中一个重要方面
人的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种废物,其中除少量蛋白质代谢产生的
肾病免疫学在临床肾病学中很重要,应加强深入研究,这对中医学者
机体的内环境主要与免疫、神经、内分泌三系统的功能作用关系紧密
一、精
气,广义讲“万物之生皆由气”
血循行于脉管内,又称血液
津液泛指人体内水液而言,是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之一,同时也是生
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位置,究其本质是什么,近年
肾脏是人体生命的重要器官
肾脏有丰富的神经支配,主要来之交感神经纤维,神经末梢主要分布
(一)肾小球滤过率的自身调节
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有许多激素和血管活性物质
肾血浆的流量与单个肾单位肾小球滤过率(SNGFR)关系十分密
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种废物,其中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产生的含氮
在正常情况下,肾小球的超滤过程,主要能将血浆中较小物质滤过,
肾的内分泌功能有:分泌内分泌激素;为部分内分泌激素的降解场所
肾脏是水液代谢调节的主要脏器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
1.杨永杰,龚树全.黄帝内经注释.北京:线装书局,2009
第一节 中医肾系病证的概念与定义
现代中医肾脏病学的诊断名称范围,仍沿用了传统肾病的病证名称,
病证部位主要在肾、膀胱组织器官病证,而致成水液代谢失调有关的
(一)病证部位主要在生殖器官、性腺、内分泌腺等
(一)涉及内分泌系病证,病证部位在胰、甲状腺、肾上腺皮质
发病因素即病因
精气失调致使内生湿毒淫气,在中医肾系病临床中是常见的病理因素
六淫邪气的概念:六淫即指风、寒、暑、湿、燥、火,自然界六种异
七情,中医学中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精神情志的
乘侮致病起始于中医五行学说,而五行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独特重要
饮食是摄取营养维持人体生命活动非常重要的因素
所谓劳逸,即是指过度的劳累和过度的安逸而言
在临证中,误治失治对于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致病因素。
先天禀赋:禀,下者禀承上者;赋,上者赋于下者
外伤是指,因机械暴力或烟火、沸液等外因所致创伤或虫兽咬伤而言
病机,即指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病理机制
在肾系疾病中,肾脏精气功能的强弱是肾脏病证的主要病理机制
阴阳失调,是阴阳消长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
气血是人体脏腑、经络、形体等一切组织的物质基础
中医学中所说“津液”,是指人体内的“水液”。
邪正强弱,是指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正邪相争的表现
在一个脏腑患病时,因同一种病因,而随即又引起其他脏腑,或局部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早在内经中已论述了机体的免疫生理功能
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病谱较广,病变部位及组织、病因、
肾小球疾病系指一组临床有相似的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表
随着免疫学、免疫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医学的发展和检测技术
在临床中,无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
免疫学和免疫病学是西医学的基础知识,这在内科学和免疫病学的书
医界对肾小球疾病的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它们间相互作用的研究逐
免疫介导性肾炎,在肾小球致病中起主要效应和启始作用
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可由多种因素而致成,如,免疫损伤、感染、血
肾小球滤过率,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的超滤液量
肾小管的损伤在慢性进行性肾功能障碍中是常见的,与肾小球损害是
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肾脏可产生和分泌肾素、激肽释放酶、前列腺
肾小球疾病患者的蛋白质代谢紊乱是一项很重要而常见的问题,而蛋
维生素类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
在肾小球的发病过程中,由于免疫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先进
一、肾静脉血栓形成
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也是常见的类型和部位,尤其是膜性肾病为主,
大部分肾小球损伤的病理中均可见到纤维蛋白沉积,它对病变的程度
1.沈丕安.现代中医免疫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第一节 中医肾系病证的临床症状及其发生机制
水肿之病证,涉及脏腑较多,中医亦称肿胀症、水肿症
尿浊症是指用肉眼观察,尿液混浊而不清晰的表现
尿血症是指尿液中出现红细胞,肉眼观察尿液色为肉水样、高粱水样
在临床中肾病时常可见腰部疼痛症,由于病理机制的不同,所以疼痛
中医所指尿少癃闭症主要是尿液潴留于膀胱内,不能排出体外或只可
中医指尿少关格症主因病位在肾,丧失气化功能,水液不能下降,肾
是指排尿不受意志控制,尿液不由自主地排出体外,或小便频数量多
正常健康者排尿次数白日4~6次,夜间0~2次,超出此次数者为
头眩耳鸣症是肾脏病证中最常见一种临床征象,多见于肾病高血压
在中医学各类文献中未有贫血病名称的诊断
在中医学理论中,肾脏疾病的“证候”和肾脏疾病症状(征象)在临
肾系病证候的主要特点:主要以肾脏与膀胱相表里的脏腑病位证候表
人体各脏腑经络之间,在生理功能上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紧密相
在中医脏腑学中,肾与膀胱互为表里,它们之间通过经络相互络属构
当肾脏被致病因素作用发生病理改变时,常会在机体上出现特有的和
当肾脏患病时,水钠不能正常排出体外,引起水钠潴留于体内而形成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必然”的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同时又是肾
血尿是指尿液中红细胞含量增多,这是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的一种临床
尿液中含有较多的白细胞和脓细胞(破坏的白细胞)称白细胞尿和脓
正常尿的颜色是淡黄色,尿液中含有尿色素、尿胆素、尿胆红素成分
(一)少尿与无尿的病因病机
排尿功能异常是指在病理因素情况下,排泄尿时发生障碍,不能将尿
肾区腰痛、绞痛、钝痛是指当肾脏、肾盂、输尿管部位病损后,内张
肾性高血压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类型
贫血通常是指外周血中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低于
从事临床肾病工作者,在肾病诊断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肾脏体积大
第一节 肾系病证的中医诊断方法
一、尿的异常变化
(一)肾性低蛋白血症
中医辨证就是辨析疾病的证候
概括起来有两大类,七种辨证方法:
八纲辨证在中医肾病的诊断中,是各种辨证方法的纲领或总纲
(一)详细收集临床资料
中医辨证诊断肾系病证,临床通用诊断肾病名称为:水肿证、腰痛证
一、尿液的检查
肾功能检查在临床通常分为两大类,分别为肾小球功能检查和肾小管
临床中许多肾脏病,无论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有许多是免疫介
在肾脏疾病中常引发继发性高血压,为鉴别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及肾
血尿酸盐是一种组织阴离子,人体尿酸有内源性外源性两个来源
肾脏病的病理学诊断在肾脏病学临床发展中具有很重要位置,特别是
影像学检查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肾系病证的特点,以其病位深、病程绵长、病因病机复杂、内因外因
中医治疗肾病总则主要有:治病求本、扶正祛邪、降气抑毒内生、调
因肾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多端,可有多种发病原因及病机。
病、证、候、症,在中医诊断中其含义是不同的
中医中药外治法,即体外治疗肾系病证方法
(一)使药物直达病位
首先,外治法操作简便易行,安全不痛苦而副作用少,大多患者易于
(一)中药药浴疗法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及继发性肾脏损害,是由多种致病因素而引发的,
(一)心理调护
对症治疗主要是指肾病患者在发病时,临床所表现的一些主要症状和
对于肾炎肾病引起的高血压,或长期高血压引发的肾损,应积极控制
进行性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当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25mol/
血脂代谢紊乱是许多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和继发性肾脏损害临床常见的
肾脏疾病的抗凝血治疗非常重要,应引起重视
免疫调节剂是一类非特异性调节抑制免疫功能的药物。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系病证确实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如何相互
在肾脏解剖学中,我国明代医家张介宾在著作《景岳全书》中很明确
中医所论述的肾脏生理功能广泛而非常重要,它涵盖西医学的泌尿、
肾系病证免疫病因、病理机制是比较复杂的
中西医结合诊断肾系病证,至今尚未统一的标准
在治疗肾系病证中,中医治疗注重宏观调护治则,而西医注重微观治
第六章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一)发病因素机制
急性肾小球肾炎可发生于各年龄组,但以儿童及青少年多见
(一)前驱感染史
1.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一,青少年儿童发病多见。
本病的治疗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纠正水钠潴留,纠正血循环容量
急性肾炎的发病因素,常与两类因素密切相关,一是素体肾气亢盛,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室内空气流通
(一)痊愈标准
西医对症治疗:在急性发作期有明显的感染病灶,水肿,高血压,可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为一组综合征
(一)发病原因
RPGN患者可见任何年龄,但青年和中老年两个发病高峰,男、女
(一)尿液检查
(一)起病急
RPGN是一组病理发展快,预后差的疾病,但近年来该病治疗上进
急进性肾炎发病原因多而复杂,但多由禀赋失调,肾肺之气亢盛而内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一)治愈标准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可显著提高疗效,控制病势发展
肾病综合征(NS)简称肾综,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表现为
肾病综合征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在许多疾病过程中损伤了肾小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大量蛋白尿(3
(一)肾病综合征的诊断
1.大量蛋白尿≥3.5g/24h。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目的在于纠正肾病综合征,防治并发症和保护肾功
肾病综合征临床表现特点为重度水肿,尿浑浊,时有尿呈红色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一)治愈标准
虽然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细胞毒类药物应用治疗肾病综合征取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CGN)
(一)发病原因
慢性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性别,多数起病缓慢隐匿,临床以蛋白
慢性肾炎临床表现多样,个体差异较大,中青年发病率高,易误诊
参照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脏病专业组1992年安徽太平会议拟定
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应该针对病理类型给予治疗,抑制免疫介导炎症
慢性肾小球肾炎根据临床表现,中医学常归为水肿、溺血、尿浊、腰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慢性肾小球肾炎饮食、情志、生活工作、劳动调护至关重要,在某种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编《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因慢性肾小球肾炎发病特点是多样性,动态变化的,而且各年龄段、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简称隐匿性肾炎
本病有不同病因和不同的发病机制,由多种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
(一)无症状性血尿
因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均不明显,为此常被漏诊和
参照1992年6月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洽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但在患病过程中应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多由先天禀赋失调而致,但患者临床证候表现,
(一)诊断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劳逸结合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87年制定的疗效评价标准:
无症状性血尿和(或)无症状性蛋白尿是临床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多
IgA肾病是指在小球系膜区以IgA或以IgA沉积为主,伴或不
IgA肾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多种因素与发病有关,相
IgA肾病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见,可表现为肾小球肾炎的各种临
免疫学检查
有镜下血尿(肾小球源性血尿)或无症状性蛋白尿者,发生上呼吸道
IgA肾病是一种免疫病理相同,但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和预后变化
IgA肾病是西医对原发性肾病的诊断名称,中医学虽无此诊断病名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动静结合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疗效判定标准。
IgA肾病是西医学免疫病理的诊断,因此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也须建
1
第一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SLE病因尚未阐明,多数学者认为具有一定遗传因素的人群发生了
狼疮性肾炎临床表现可多种多样,一般可分为肾外表现和肾脏表现。
(一)诊断要点
请参见本书相关部分。
SLE还无根治的办法,临床中要特别重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
中医古代文献中,无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和狼疮肾炎病名的诊断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避光
(一)治愈标准
中西医结合论治狼疮性肾炎可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而且疗效显著
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是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急、慢性间质性肾炎、肾
(一)发病因素
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发病初早期主要以肾外表现为主。
RA肾损害的诊断不能仅凭尿常规蛋白尿、血尿作为诊断依据,因为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大多采用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
RA肾损害的治疗原则,应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
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在中医文献中并无此诊断名称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一)治愈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肾损害通常是可逆的,极少数发展为肾功能不全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肾炎,发病率相
HSPN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其致病原因综合情况可能与以下因素有
本病常发生于18岁以下儿童,成年人(>20岁)中少见
【诊断要点】
1
治疗原则应积极地控制免疫性炎症反应,抑制肾小球系膜增生性病变
传统中医学对过敏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并无作独立的病证诊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按照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的标准:
过敏紫癜性肾炎血瘀内阻是本病的主要基本病机,所以在中医中药论
糖尿病肾病是继发于糖尿病肾损害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
糖尿病肾病(D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一)水肿
(一)微量白蛋白尿(MAU)
(一)有5~10年的糖尿病病史,尿蛋白排出量0
(一)糖尿病治疗
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是由于消渴病,因失治误治,日久不愈而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预防糖尿病发生
根据中医药管理局1987年制定的疾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可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病
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是乙型肝炎病毒引发的肾损害
乙型肝炎患者或HBV携带者并发肾脏损害的原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
临床上乙肝相关性肾炎患者在发病前或发病时,肯定有乙肝病毒感染
(一)诊断
(一)血清HBV抗原阳性。
HBV相关肾小球肾炎有一定的自然缓解率,尤其是儿童患者,多数
传统医学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并未确切的病证论述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防毒邪外侵
西医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仍以保护肝功能,控制乙肝病毒复制为目
肝硬化患者并发有肾小球硬化,故称肝硬化性或肝病性肾小球硬化症
(一)发病原因
肝硬化患者以肾小球损伤为主者,75%的患者呈隐匿性,无明显的
(一)诊断
(一)病史
(一)治疗肝硬化
肝硬化性肾损害传统医学无论述,中医认为原发于肝,病本在肝,继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肝硬化肾损害,病情复杂多变
肝肾综合征(HRS)通常是指严重或急性肝脏疾病导致的功能性肾
(一)发病原因
肝肾综合征主要表现在原有肝病的基础上,肝功能进一步恶化,随即
(一)诊断
1996年国际腹水俱乐部提出的诊断标准。
HRS预后凶险,无特殊治疗法与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
传统中医学对肝肾综合征并未作独立的病证加以论述,根据临床证候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调情志
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拟定的标准。
肝肾综合征是由于严重的肝脏疾病发展而来
妊娠期肾病乃指妊娠期由于母体肾上腺皮质、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一)病因病机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呈非选
(一)诊断
(一)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为防止子痫发生,减少母婴并发症,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本病只有分
本病中医证属水肿、子淋、子痫、癃闭、关格等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妊娠并发肾脏病治疗,有关资料总结报道及临床治疗观察,应用中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将成
尿酸是内源性和饮食中嘌呤核苷酸的最终代谢产物
慢性尿酸性肾病(痛风病)常见于30岁以上男性,多起病隐匿,部
(一)西医诊断
(一)符合原发性高尿酸血症
(一)一般治疗
高尿酸血症肾病亦称痛风性肾病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一)显效
高尿酸性肾病既往在我国发病较少,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1
第一节 急性肾盂肾炎
(一)发病原因
典型的急性肾盂肾炎起病急骤,临床表现有严重的菌尿、肾系和全身
(一)诊断
诊断标准:《参照1985年第二届肾脏病学术会议讨论通过的标准
因急性肾盂肾炎未能得到彻底痊愈时,或反复发作时,可终致慢性炎
据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证候表现,为中医学的热淋、血淋、腰痛等病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
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临床医生多首选抗菌药物治疗
慢性肾盂肾炎是指肾脏肾盂由细菌感染而引发的肾脏损害和由此产生
(一)病因病机
慢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多隐匿,病程较长,缠绵不愈,反复发作
本病常隐匿发病
1.尿路感染病史1年以上,而且经常反复发作。
对本病的治疗目的纠正尿路异常或反流,和控制感染,防止肾功能进
本病证常因先天禀赋失调,各种因素而致的尿路阻塞不畅,过度劳倦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一)痊愈
慢性肾盂肾炎即中医学的“劳淋”
膀胱炎、尿道炎是局限于发生在膀胱尿道炎症,常同时存在,重叠发
(一)病因病机
膀胱炎、尿道炎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妇女和老年人
膀胱炎、尿道炎一般无全身性感染的症状,常有白细胞尿,约30%
(一)真性细菌尿
治疗前对感染的部位、性质、是否存在易感因素
膀胱炎与尿道炎通常所指下尿路感染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一)痊愈
膀胱炎、尿道炎属西医的下尿路感染,属中医的热淋、淋证
性传播泌尿系感染主要是指经不洁性交引发尿路感染的疾病
(一)淋菌性尿道炎病因病机
(一)淋菌性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表现
(一)诊断
(一)淋菌性泌尿系感染诊断标准
治疗原则是通过临床症状表现、病史应及早作出准确的诊断,进行彻
本病仍属中医学淋证的范畴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按照原卫生部颁布标准:
本病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肾结核是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肾脏感染性病变
(一)感染途径
肾结核发病多隐匿,潜伏期可达20年之久,病变过程非常缓慢,病
肾结核发病多隐匿,常易被医患忽视,除详细追访病史,接触史,家
1
对于肾结核的治疗,需重视对患者的全身整体综合调治,和局部病变
肾结核病为中医的痨瘵、劳淋、腰痛、血尿范畴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一)治愈
中西医结合论治本病,可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复发
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见的多发性疾病,痛苦难忍,临床可分急性细菌性
【发病原因及病机】
(一)急性前列腺炎
(一)诊断
(一)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诊断标准
一般治疗
细菌性前列腺炎,无论是急性、慢性或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中医文献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一)痊愈
前列腺炎属中医的淋证、癃闭证
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又称“尿道综合征”,也称“无菌性尿频-排尿
非细菌性尿道刺激综合征发病原因及机制较复杂,多因心理精神、慢
(一)其症状多样性
【诊断】
1.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适或紧迫性尿失禁表现。
(一)一般治疗
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又称无菌性尿频-排尿不适综合征
(一)辨证诊断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调情志
(一)痊愈
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病因复杂,主要因先天禀赋不调,情志不舒的肾
1
肾小管间质性疾病(TIN)是一组常见病,主要是指肾脏间质结构
急性间质性肾炎,可因许多因素引起间质损伤,最常见的是药物和感
急性肾小管间质肾炎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具有非特异性
(一)诊断
(一)病史
(一)一般治疗
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中医文献中并无此诊断名称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修
本病多呈急性发作,肾功能在短期内急剧恶化,应早期作出正确的诊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慢性TIN),是由许多不同因素引起的一
引起慢性TIN的病因很多而较复杂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起病隐匿,也可为急性间质性肾炎延续而来。
(一)诊断
(一)病史
(一)一般治疗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属西医的诊断名称,起病多隐匿缓慢,早期常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防劳倦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修改版):
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治疗、调护常以中医中药论治为主,辅以西
肾性糖尿是指在血糖浓度正常或低于正常肾糖阈的情况下,由于近端
(一)病因
肾性糖尿是一种良性疾病,一般无临床症状表现,多在体检时发现
(一)定性诊断
1.血糖正常或偏低,糖耐量曲线正常。
不需要特殊治疗
肾性糖尿病在中医文献中无记载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本病发病率低,无针对性的西药治疗,常以中医辨证论治
药物性肾损害是指由药物和化学制品所致的各种肾脏损害的一类疾病
(一)肾脏的生理特点及病理因素
药物性肾损害(DIN)的临床类型:由于导致肾脏损害的药物不同
(一)诊断
在药物引起的肾损害治疗中,首先最重要的及时停用药物
药物性肾损害主要为药物引起的肾脏损害,中医并无此诊断名称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防药毒
(一)临床治愈
药物性肾损害是一组可以避免的肾脏疾病,最关键的是医患双方要掌
1
第一节 肾系结石
肾结石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是因尿中的晶体物质浓度升高,或溶解
肾系结石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多少,形状,部位,引起梗
肾系结石的诊断,分定位诊断和病因诊断两部分
(一)病史
(一)对症治疗
肾系结石是临床常见多发病证,男性多于女性,多见于20~50岁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一)治愈
对于肾系结石小于1cm者,而且疼痛难忍者,经过给予止痛解痉治
梗阻性肾病,是指肾单位产生的尿液,经肾盂至尿道口外(男性至包
(一)病因
临床表现因基本病因,梗阻程度,病程长短常表现不同。
(一)诊断
梗阻性肾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尿路梗阻与肾损害,后者包括肾小
(一)外科治疗
梗阻性肾病,中医文献中属肾着、癃闭、水肿、腰痛、关格范畴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梗阻性肾病是引发间质性肾病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病因
反流性肾病(RN)是由于膀胱-输尿管反流(VUR)和肾内反流
(一)病因
反流性肾损害,临床常见于泌尿系感染,蛋白尿,排尿异常,高血压
(一)诊断
(一)静脉肾盂造影
反流性肾脏病的治疗目的是制止尿液反流和控制感染,防止肾功能渐
反流性肾病中医文献无记载,据临床证候表现,属中医学的淋证、遗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反流性肾病治疗目的是解除反流性病因,使尿排泄通畅,控制尿液反
1
第一节 高血压肾损害
(一)病因
高血压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后者又称为恶性高血压
【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诊断标准如下:
无论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其共同的病理基础是小动
高血压肾损害,中医无此诊断名称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一)痊愈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如果失治误治,血压不能维持在
肾血管性高血压(RVH)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动脉口、主干及
本病确切病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大概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年龄,性别,种族
肾血管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特别是急进性、急进性恶性高血压
(一)年龄、性别、发病时间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目标是控制高血压,以防止高血压继发的
肾血管性高血压,中医文献中并无此记载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肾动脉狭窄引发的高血压,当明确诊断时,应及时采取介入或手术治
肾静脉血栓(RVT)是指肾静脉主干或分支内血栓形成,称为肾静
(一)病因
肾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血栓形成快慢,被填塞静脉的大小
(一)诊断
肾静脉血栓患者在临床症状上无特异性,故有时很难与单纯性肾病综
(一)治疗脱水
中医文献中并无此诊断名称,根据临床表现特征,中医将本病归属于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在治疗本病时,一经确诊,应立即给予西药的抗凝、纤溶治疗
缺血性肾脏病(IRD)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双侧肾动脉狭窄或闭塞
(一)病因
(一)病史
目前无统一的诊断标准
早期表现应以下几方面考虑: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营养条件的改善,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缺
中医文献中未有缺血性肾病的记载,根据临床证候表现,属中医的眩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缺血性肾脏病多因肾动脉狭窄而发病,如迁延日久,可严重影响肾功
1
第一节 遗传性多囊肾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性肾病(ADPKD)
(一)ADPKD患者早期症状临床表现
(一)ADPDK的诊断
(一)ADPKD根据家族史和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有以下特点
多囊肾常见的并发症有高血压、尿血、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囊肿
遗传性多囊肾,中医文献中无记载,但根据本患者腹内双肾同患结块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治疗比较困难
单纯性肾囊肿病及获得性肾囊肿病是临床常见的肾脏异常,绝大部分
1
肾脏肿瘤病是指肾脏所患的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肾脏肿瘤在全身肿
肾错构瘤也称血管平滑肌瘤及脂肪瘤,起始于肾间质细胞,过去认为
(一)病因
其他肾实质间叶肿瘤包括纤维瘤、平滑肌瘤、脂肪瘤,均为少儿的良
肾脏良性肿瘤,中医文献无此记载,临床较少见
肾脏恶性肿瘤可分原发性肿瘤和继发性肿瘤两大类
肾细胞癌也称肾癌,肾细胞癌的发生率均占人体恶性肿瘤的3%,它
(一)病因病机
肾胚胎瘤又称Wilms瘤,或肾母细胞瘤,是小儿最常见的泌尿生
肾脏恶性肿瘤,古人并无此诊断,但据《灵枢·百病始生》论述,“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根据国际抗癌联盟编辑的第五版《临床肿瘤学》拟定标准:
肾癌的治疗,目前仍以手术切除,根治性肾切除为主要方法
1
急性肾衰竭(ARF,简称急性肾衰),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
(一)病史
由于引起急性肾衰竭各种疾病,致病因素多种多样而各有很大差异,
一、急性肾衰竭诊断标
急性肾小管坏死,临床通常分为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3个阶段。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
一、防治急性肾衰竭出现
(一)休息
1.积极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因内外学者一般认为:在没有出现临床并发症之前即开始透析,或早
临床上很多少尿型ARF的早期不表现非少尿型,只不过非少尿期存
一、中医病因病机概述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
本病通常起病急骤,病情严重,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
1
慢性肾衰竭(CRF)简称慢性肾衰,是由多种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
慢性肾衰竭临床表现非常复杂,呈多样性,无特异性。
【西医诊断】
《参照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脏病专业组1993年拟定标准制定》
1.有慢性肾脏疾病史及肾脏系统疾病病史。
(一)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慢性肾衰竭的治疗,因涉及多系统组织的病理功能变化,临床表现各
(一)注意休息
基础疾病是指能引起慢性肾衰竭的原有的肾、泌尿系基础肾病
(一)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治疗
一、钙、磷代谢异常与肾性骨病治疗
在慢性肾衰竭时呼吸系统受损即使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患者
慢性肾衰竭患者继发心、脑血管疾病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尿毒症继发消化系统损害是最早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慢性肾功能不全可以出现血液系统的多种异常表现
神经肌肉系统的损害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继发症之一
尿毒症患者继发皮肤损害者最常见
尿毒症患者常致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而异常,临床表现的常有:①肾
慢性肾衰竭常并发糖、脂质、蛋白质失调,及代谢废物的潴留,是临
慢性肾衰竭患者,非透析或维持性透析期合并感染是引起死亡的第二
一、中医病因病机概述
(一)辨证要点
(一)论治要点
(一)饮食调护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一)重视治疗原发病,积极论治可逆因素
1
血液透析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日趋完善
血管通路的建立是保证血液净化顺利进行和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关键
(一)临时性血管通路的建立适应证
(一)永久性血管通路建立的适应证
一、急性肾衰竭(ARF)透析指征
(一)具有明显的尿毒症临床表现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提高和方法的增多,严格绝对的禁忌证已不多,
虽然透析的疗效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血液透析同时,也存在相关的
(一)低血压
(一)营养不良症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出现并发症,根据临床证候的表现特点,
中医中药治疗此类并发症时,应根据临床证候表现,结合辅助检查,
调护在治疗慢性肾衰竭及维持血透患者中非常重要
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入尿毒症期,主要治疗方法需将采取现代技术进
1
第十七章 中药治疗肾系病证的现代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阴虚是肾系病证中最常见的一个证型,尤其是在免疫性肾病、风湿病
正气虚损,正气不足,气血两虚,气阴两虚,脾肾虚损,肝肾两虚,
补肾药是治疗肾系疾病和其他免疫性疾病重要药物
此类药物大多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燥湿、活血化瘀、祛风通
清热药类可分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热凉血等品种,是
活血化瘀药是治疗肾系病证和其他疾病的最常用和最重要的药物,也
祛风湿类药,是祛除风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强筋健骨等功效的
此类药物大多数为治标之药,对症治疗之品
利水渗湿药包括利水消肿、利水通淋、利湿退黄、利湿逐饮、化湿运
散结药包括,软坚散结、化痰散结、化瘀散结、理气散结、解毒散结
养血药是治疗肾系病证最常用而很重要的一类药物
安神息风类药有:重镇安神、养心安神、平肝息风、宁心开窍类,均
1.高学敏.中药学.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杜,2007.
治疗肾系病证的方剂,须在辨证病因病机,决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
抑气制毒解表汤
此类方剂适用于因外感湿热、或湿热内生及湿热下注所致的热淋、石
利水渗湿剂适用于由多种因素引发的脏腑气机不畅,水湿出入升降失
肾衰散
直肠透析散
中医防治疾病,应用方剂是很关键一环
银翘散
(一)寒下剂
(一)和解少阳
(一)清营凉血剂
(一)补气剂
旋覆代赭汤
(一)活血化瘀剂
天麻钩藤饮
五苓散
1.高学敏.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更多
全部评论
评论
推荐图书
慢性疾病的自然疗法
吴军 主编,董晓虹 主编,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爱上捏脊
施仁潮编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果蔬养生10堂课——做碱性健康人
何凤娣编著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对着一千颗星星许愿
吕丽娜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解读健商——健康新概念
戴迪 主编,浙江省医学会 组编,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谁在那里唱歌
谢华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天堂往左,北京往右
尘一
民族出版社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吕有志 编,徐孝明 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中文在线
服务条款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