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走出王权主义藩篱: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
暂无评分 作者:葛荃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201116082 中图分类:D6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纸质书参考价格:¥4450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封面 版权页 绪说 绪说 一、现代政治文化研究概说 (一)现代政治文化的一般理论 (二)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研究 二、传统中国“道”的专制 (一)道的基本内涵 (二)孔儒之道 (三)圣王以“道”治天下 第一讲 政治价值(一):传统中国的君权至上政治价值结构 12.走出王权主义藩篱: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 一、价值与政治价值 二、传统政治价值结构 (一)君权至上 (二)父权至尊 (三)伦常神圣 (四)均平理想 (五)明哲保身 第二讲 政治价值(二):“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实现 21.走出王权主义藩篱: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 一、人性自觉与人的本质 二、“人道”原则与对个体人的压抑 三、圣化:“人”的价值的实现 四、结语:主体意识的断层与民族精神 第三讲 政治角色:士人的政治存在与政治心态 从历史的进程看,士人既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政治文化的实际 一、道与王的同一和冲突 二、孔子的选择与士人的政治存在样态 (一)在道与王的夹缝中求生存 (二)士人的五种出路 三、士人阶层的从属参与型政治心态 四、从士人到知识分子 (一)知识分子的规定性与士人精神 (二)士人精神的现代转换 第四讲 政治人格:从小人到圣人 人格(personality)是一个古老的理论 一、从等级身份到政治人格 二、小人人格的“反道德”特质及其政治表现 (一)小人人格特质分析 (二)小人的政治表现与境况 三、君子人格的道德特性与政治功能 (一)君子的道德规定性 (二)君子的政治功能 (三)君子人格与君主政治 四、乡愿与伪君子 (一)狂、狷与乡愿 (二)关于伪君子 五、内圣外王:理想人格与理想政治 (一)圣论与圣人人格 (二)内圣外王与修齐治平:儒家文化的理想人生与理想社会 (三)圣化文化与圣人宰制社会 第五讲 政治观念与意识(一):从臣民观到公民意识 由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转变,是中国近代政治文化发展中的一个基本 一、君主政治与臣民观念 (一)臣民的忠君义务观 (二)权利主体意识的缺失 二、“尽人皆奴仆”的臣民心态 三、在实践中学会做公民 第六讲 政治观念与意识(二):“公私观”三境界 大公无私是圣人;先公后私是贤人;公私兼顾是好人; 一、境界一:“以君为本”的公私观 二、境界二:“以民为本”的公私观 三、境界三:“以人为本”的公私观 四、从“以民为本”到“以公民为本” 第七讲 政治观念与意识(三):中国传统制衡观念与政治运作 67.走出王权主义藩篱: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 一、西方文化中的政治制衡观念 二、中国传统的制衡观念及其价值构成 (一)和同论与道义制衡 (二)道义制衡的价值结构 三、中国传统制衡观念的困境与观念的转换 (一)制衡方式:苍白无力的道德规劝 (二)走出传统制衡观念的困境 第八讲 政治伦理(一):君臣之道与贤人政治 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德”的概念起源很早,甲骨文中已经有了 一、为君之道 (一)敬天法祖,尊师重道 (二)立公去私,任贤纳谏 (三)励精图治,勤政爱民 二、为臣之道 (一)忠君之道 (二)治民与恤民 三、贤人政治与清官期盼 (一)贤人政治模式 (二)所谓“清官期盼” 第九讲 政治伦理(二):忠孝之道与传统义务观 88.走出王权主义藩篱: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 一、忠孝三境界 (一)孝道三境界 (二)忠德三境界 二、忠孝之道的逻辑统一与实际选择的两难性 (二)忠孝难两全 三、忠孝义务与极度扩张型亲情义务观 第十讲 政治社会化:传统中国的“教化”之道 96.走出王权主义藩篱: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 一、“政治社会化”一般理论与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社会化 (一)政治社会化与政治人 (二)传统中国政治社会化的特点 二、教化之道 (一)学校教化 (二)循吏的教化功能与表彰循吏 (三)表彰直言、忠义、孝悌与义门 (四)地方绅士的教化功能 (五)教化与移风易俗 三、政治录用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与庸人体制 (一)政治录用与教化 (二)庸人体制与精英政治 第十一讲 政治哲学之政治信仰:政治合法性思维与中国化信仰理性 110.走出王权主义藩篱: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 一、合法性理论与中国上古时代政治合法性思维特点 (一)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合法性理论范式 (二)中国上古三代政治合法性认识的思维特点 二、先秦诸子的政治合法性论证方式 (一)“圣化”思想 (二)“君天同极”论 (三)“主阳臣阴”说 (四)“君道同体”观 (五)从君主的产生论证政治合法性 (六)先秦诸子政治合法性论证的理论特点 三、汉儒的合法性论证方式 (一)从天人关系论证政治合法性 (二)与政治合法性相关的理论问题 四、传统中国的信仰理性与恩宠政治文化性格 (一)思辨理性与中国化信仰理性的规定性分析 (二)恩宠政治文化性格:权力崇拜与“造神”情结 第十二讲 政治哲学之思维定式(一):善恶两分与政治主体思维的缺失 本章以晚明东林党人为典型案例,就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善恶两分 一、善恶两分的绝对化政治思维定式 (一)东林士人群体的“非此即彼”认知模式 (二)“善恶两分”的致思逻辑 (三)“童稚思维”的文化遗患 二、中国传统政治主体思维的缺失 (一)政治主体两层次说 (二)传统政治主体思维的缺失 第十三讲 政治哲学之思维定式(二):托古改制与归返原典政治思维 137.走出王权主义藩篱: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 一、“托古改制”政治思维定式 (一)托古思维的源流 (二)托古改制政治思维定式的致思逻辑 (三)托古改制政治思维定式的“历史合理”与当下流弊 二、“归返原典”政治思维特点 (一)清代汉学的“求是”治学宗旨 (二)理学批判与归返原典政治思维 第十四讲 政治哲学之思维定式(三):比类逻辑与“大跃进”政治思维定式 146.走出王权主义藩篱: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 一、比类逻辑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思维特点 (一)比类逻辑思维三要点 (二)比类逻辑与君主政治的认知和运作 (三)“死的”何以拖住“活的”? 二、斗争哲学与“大跃进”政治思维定式 (一)斗争哲学:“大跃进”政治思维定式的理念之源 (二)“大跃进”政治思维定式的致思逻辑 (三)“大跃进”政治思维定式的流弊与反思 第十五讲 传统中国的公共性探析 156.走出王权主义藩篱: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研究 一、传统中国的社会性认知与实践 二、传统中国的社会性与现代公共性辨析 (一)价值内涵 (二)关注的问题与国家组织目标 (三)操作方式亦即实现路径 三、传统中国社会领域三层次说 四、转型中国对传统政治文化的承续 五、作为中国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一)历史认知与历史感 (二)主观投射与主观投射过度 (三)学术研究的“非唯一功利性” 第十六讲 走出王权主义藩篱(代结语) 刘著的核心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大特点是“王权支配社会” 一、王权主义提出的政治学价值 二、王权主义提出的政治文化研究价值 三、走出王权主义即走出中世纪 参考文献 后记 ..更多
推荐图书
慢性疾病的自然疗法
吴军 主编,董晓虹 主编,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爱上捏脊
施仁潮编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果蔬养生10堂课——做碱性健康人
何凤娣编著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对着一千颗星星许愿
吕丽娜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解读健商——健康新概念
戴迪 主编,浙江省医学会 组编,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谁在那里唱歌
谢华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天堂往左,北京往右
尘一
民族出版社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吕有志 编,徐孝明 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