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简明教程
暂无评分 作者:秦莹, 郭文卿 出版社: 出版日期: ISBN:978-5416-2164-1 中图分类:B17 ( 哲学、宗教 > 世界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和发展 ) 纸质书参考价格:¥3350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对象和任务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分期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态度和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1837~1848年)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背景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青年时期的思想转变 一、马克思的思想转变 二、恩格斯的思想转变 第三节 在斗争中对新世界观的探索 一、哲学研究与经济分析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必由之路 二、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唯心主义,奠定科学社会主义的唯物主义基础 三、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奠定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四、批判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制定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世 一、在反对蒲鲁东主义的斗争中,发展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 二、新世界观在《共产党宣言》中的表述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欧洲革命风暴时期的运用和发展(1848~1875年) 第一节 总结欧洲革命经验,发展唯物史观 一、积极支持和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 二、深刻分析革命发生的根源,进一步丰富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 三、研究德法阶级斗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 四、分析德法历史人物活动,揭示个人和阶级的关系 五、总结德法革命经验教训,发展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第二节 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哲学思想 一、《资本论》使唯物史观从假设变为科学 二、《资本论》中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三、《资本论》中的辩证逻辑 第三节 恩格斯军事著作中的哲学思想 一、坚持军事上的唯物主义研究原则 二、军队和战争是一种历史现象 三、战争中的各种辩证关系 第四节 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一、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二、捍卫和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阐发及其在欧洲的传播(1871年至19世纪末) 第一节 批判杜林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系统阐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总结自然科学新成就,揭示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 第二节 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捍卫和发展 一、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40年来哲学斗争之总结 三、恩格斯晚年在有关书信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贡献 第三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生和战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一、约瑟夫·狄慈根 二、弗兰茨·梅林 三、卡尔·考茨基 四、保尔·拉法格 五、安东尼奥·拉布里奥拉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传播和发展(1894~1914年) 第一节 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一、普列汉诺夫的生平及从事哲学活动的背景 二、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三、普列汉诺夫在哲学理论上的错误及其根源分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列宁阶段和列宁的哲学活动及其生平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列宁阶段 二、列宁的生平及其哲学活动 第三节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一、批判民粹派的主观社会学,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批判“合法马克思主义者”的客观主义,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 三、反对经济派的自发论,论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上层建筑能动作用的原理 第四节 在同马赫主义的斗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批判马赫主义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和不可知论,论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二、概括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三、批判马赫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阐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不可分割的原理 第五章 列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1914~1917年) 第一节 明确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思想,全面论述唯物辩证法学说 一、全面探讨辩证法的要素,构思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体系 二、明确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把唯物辩证法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三、阐明两种发展观的对立,反对庸俗进化论和诡辩论 第二节 关于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统一问题 一、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二、认识的发展是辩证的过程 三、逻辑学是辩证法又是认识论 四、分析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第三节 运用唯物辩证法考察帝国主义时代的矛盾和国家问题,发展历史唯物主义 一、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的科学论断,阐明帝国主义发展的规律 二、从帝国主义的发展不平衡规律出发,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胜利的结论,论述社会主义革命的规律及其多样性的统一 三、反对战争问题上的诡辩论和机械论,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是实现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途径 四、批判考茨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歪曲,论述国家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 第六章 十月革命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和发展(1917~1924年) 第一节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运用和发展 一、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提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 二、在实际工作中概括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三、反对折衷主义诡辩论,提出辩证逻辑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和发展 一、分析过渡时期的社会结构和特点,阐明过渡时期的阶级和阶级斗争 二、深人揭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全面阐述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 三、开始实行工作中心的转移,阐述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 四、揭示群众、阶级、政党、领袖之间的关系,充分阐述人民群众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历史作用 五、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阐发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和伦理学说,拟订宣传唯物论无神论,批判宗教迷信思想的战斗纲领 第三节 贯彻战斗唯物主义路线,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发展指明道路 一、党员哲学家和非党员哲学家的联盟 二、辩证唯物主义同战斗的无神论的联盟 三、战斗的唯物主义者同现代自然科学家的联盟 四、唯物主义和黑格尔辩证法的联盟 第七章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捍卫和发展(1924~1953年) 第一节 捍卫和发展列宁主义 一、斯大林生平及哲学活动 二、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形成的标志 三、反对托洛茨基主义,阐明列宁主义的实质和内容 四、批判德波林派,捍卫和发展列宁的哲学遗产 第二节 探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动力问题 一、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探讨 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重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第三节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一、系统概括和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第四节 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一、苏联的几次重大的哲学活动 二、论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语言和思维的辩证关系 三、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探索 第五节 布哈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一、在方法论上,论证了奥地利经济学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原则区别 二、在唯物辩证法方面,提出了“动的平衡”理论 三、在唯物史观方面,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必然性 二、李大钊、陈独秀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及其主要观点 三、五四时期的三次论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传播 第二节 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及其世界观的转变 一、毛泽东早期的哲学思想 二、毛泽东青年时期的世界观转变 第三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从萌芽到初步形成 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萌芽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四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及系统化 一、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 二、《实践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 三、《矛盾论》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第五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多方面展开和不断丰富、发展 一、军事辩证法思想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三、唯物辩证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毛泽东哲学思想 第一节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开展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 二、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三、辩证分析中国社会各种关系 第二节 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新贡献 一、明确提出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二、创立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学说 三、对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的新阐发 第三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及其特点 一、毛泽东哲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贡献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三、毛泽东晚年的主观主义失误 第十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邓小平哲学思想 第一节 邓小平与党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一、正确对待毛泽东思想,批判“两个凡是” 二、真理标准的讨论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二节 改革开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推动力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改革是发展生产力,更是解放生产力 三、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扬弃、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五、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第三节 明确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坚持生产力标准 一、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三、生产力标准是衡量一切工作是非的根本标准 第四节 照辩证法办事,正确处理社会矛盾 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三、“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更多
推荐图书
慢性疾病的自然疗法
吴军 主编,董晓虹 主编,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爱上捏脊
施仁潮编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果蔬养生10堂课——做碱性健康人
何凤娣编著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对着一千颗星星许愿
吕丽娜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解读健商——健康新概念
戴迪 主编,浙江省医学会 组编,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谁在那里唱歌
谢华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天堂往左,北京往右
尘一
民族出版社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吕有志 编,徐孝明 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