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翻译与文学
暂无评分 作者:丛滋杭著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04月 ISBN:978-7-118-09315-5 中图分类:H059;I046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翻译学 ) 纸质书参考价格:¥2400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前言 目录 第1章 翻译理论与诗歌翻译 1.1 文学翻译的复杂性 1.1.1 复杂性涵义 1.1.2 文学翻译的复杂性 1.2 古诗翻译的格物、感物和体物 1.2.1 也论格物、感物和体物 1.2.2 诗歌翻译四层面的剖析 1.2.3 古诗中的“含蓄” 1.3 “意象”涵义 1.3.1 中国传统诗学与意象 1.3.2 古诗含蓄的体现 1.3.3 古诗意象及翻译 1.4 古诗英译之难 1.4.1 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渊源 1.4.2 译者翻译思想管窥 1.4.3 译例解析 1.5 杨自俭翻译思想 1.5.1 三观理论 1.5.2 范式理论 1.5.3 三基理论 1.5.4 翻译学方法论 第2章 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 2.1 翻译理论的作用 2.1.1 翻译理论变迁 2.1.2 翻译理论的内容 2.1.3 翻译教学中的翻译理论 2.1.4 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 2.2 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材 2.2.1 翻译教材现状分析 2.2.2 本科翻译教材的思考和建议 2.2.3 本科翻译教材建设展望 2.3 本科翻译理论教学 2.3.1 翻译理论教学的范畴 2.3.2 本科翻译理论教学的内容 2.3.3 本科翻译理论教学的作用 2.4 国学与本科翻译课程 2.4.1 本科翻译课程研究是时代的呼唤 2.4.2 本科翻译课程研究的具体内容 2.4.3 本科翻译课程研究的意义 第3章 文学翻译个案 3.1 散文翻译的审美性 3.1.1 情韵 3.1.2 含蓄 3.1.3 情趣 3.1.4 意境 3.1.5 朴素 3.2 狄更斯小说译文的“圆”与“扁” 3.2.1 狄更斯小说的特征 3.2.2 俗语译文中的“园”与“扁” 3.2.3 双关语言译文中的“园”与“扁” 3.3 加利·施奈德的陌生化翻译 3.3.1 陌生化理论与翻译 3.3.2 施奈德陌生化翻译的文学性 3.3.3 施奈德陌生化翻译的思想性 3.3.4 施奈德陌生化翻译的创意性 3.4 带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翻译 3.4.1 《唐诗三百首》及其翻译 3.4.2 带有文化特色内容的翻译策略 3.4.3 文化特色翻译的渐进性 3.5 诠释的过度与不足 3.5.1 王维山水诗歌的无我性 3.5.2 王维山水诗歌的含蓄性 3.5.3 王维山水诗歌的语言 3.6 英译刘禹锡诗中的含蓄 3.6.1 刘禹锡诗歌中的精炼含蓄 3.6.2 刘禹锡诗歌中有关精炼含蓄的翻译 3.7 唐诗风貌的翻译 3.7.1 唐诗风貌 3.7.2 韦庄诗歌的特色 3.7.3 韦庄诗歌的翻译 第4章 文学个案思索 4.1 《多佛海滩》思想和艺术 4.2 狄更斯小说中的城市方言 4.2.1 从方言到城市方言 4.2.2 狄更斯小说中城市方言的表现手法 4.2.3 狄更斯小说中城市方言的社会性 4.3 从避世到发出声音——后垮掉派诗歌 4.3.1 后垮掉派的先驱 4.3.2 后垮掉派对垮掉派精神世界的延续 4.3.3 后垮掉派对现实世界发出的声音 4.4 后垮掉派诗人杰克·弗利 4.4.1 后垮掉派的应运而生 4.4.2 杰克·弗利的多元文化思想 4.4.3 杰克·弗利多元文化思想的体现 4.5 后现代文学伦理转向的一道光亮 4.5.1 后现代伦理转向的意义 4.5.2 后现代文学伦理转向的现实性 4.5.3 后现代文学伦理转向的必然性 4.6 “进步”抑或瘟疫 4.6.1 “进步”意味着什么 4.6.2 真正进步的思索 4.6.3 《推敲》一书的特点 第5章 文学的生态视角 5.1 自然、环境与生态 5.1.1 自然写作与工业文明 5.1.2 环境文学与科学技术 5.1.3 生态批评 5.2 三位一体的文学环境 5.2.1 人与自然环境 5.2.2 人与社会环境 5.2.3 人与自身心理环境 5.3 文学的生态批评视角 5.3.1 生态伦理观 5.3.2 生态社会发展观 5.3.3 生态整体观 参考文献 封底 ..更多
推荐图书
慢性疾病的自然疗法
吴军 主编,董晓虹 主编,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爱上捏脊
施仁潮编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果蔬养生10堂课——做碱性健康人
何凤娣编著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对着一千颗星星许愿
吕丽娜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解读健商——健康新概念
戴迪 主编,浙江省医学会 组编,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谁在那里唱歌
谢华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天堂往左,北京往右
尘一
民族出版社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吕有志 编,徐孝明 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