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
首页
图书资源
视听资源
本馆讯息
读书活动
校本资源
我的图书馆
全部图书资源
>
E 军事
>
E1 世界军事
国防科技情报创新理论与方法
暂无评分
作者:宫宏光,汤珊红,常金玲著
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
ISBN:978-7-118-11602-1
中图分类:E115-53 ( 军事 > 世界军事 > 军事建设与战备 > 边防、海防、空防 )
纸质书参考价格:
¥9000
评分:
借阅次数:0
收藏人数:0
推荐次数:0
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编委会成员
参写人员
前言
目录
第一篇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转型发展
第1章 绪论
1.1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创新发展的历史梳理与现实思考
1.1.1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创新发展的历史沿革
1.1.2 当前国防科技信息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1.3 创新发展的设想
1.2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转型的创新意义
1.2.1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转型与创新
1.2.2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转型的创新意义
第2章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转型基础理论
2.1 新时期国防科技信息工作的特点
2.1.1 数字化、网络化成为必然趋势
2.1.2 信息提供型服务向知识提供型发展
2.1.3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的领域将逐步拓展
2.1.4 工作模式实现协同化
2.2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转型发展
2.2.1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转型概念的理解
2.2.2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转型的规律特点
2.2.3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转型研究需要把握的几个角度
2.2.4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转型需要正确认识的几个问题
2.3 国外国防科技信息工作发展的新动向
2.3.1 美国国防情报战略产生的背景
2.3.2 美国国防情报战略的主要内容
2.3.3 对我国防科技信息工作转型的启示
第3章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转型应用理论
3.1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的新环境
3.1.1 信息化战争形态
3.1.2 科技人员素质的普遍提高
3.1.3 网络技术的迅猛
3.1.4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的传统工作手段和研究方法改变
3.1.5 情报研究的内容更加广泛和丰富
3.2 信息技术对国防科技信息工作转型的推动作用
3.2.1 信息技术对美国国防科技信息工作的影响
3.2.2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发展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3.2.3 信息技术对国防科技信息工作的推动作用
3.2.4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的发展前景
3.3 美国情报改革对我国国防科技信息工作转型的启示
3.3.1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转型中需澄清的几个问题
3.3.2 美国情报工作的改革与转型
3.3.3 对我国国防科技信息工作转型的启示
第4章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转型的有效途径
4.1 转型之信息挖掘知识化
4.1.1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知识管理
4.1.2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4.1.3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实施知识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4.1.4 从传统信息检索到面向知识创新
4.2 转型之网络平台信息化
4.2.1 集群网络组织信息联盟
4.2.2 国防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保障体系建设
4.2.3 联盟协作国防科技信息工作体系的建立
4.3 转型之知识创造智能化
4.3.1 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的转型
4.3.2 国防科技信息部门知识服务模式
4.4 转型之智能服务高值化
4.4.1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NMC管理模式
4.4.2 面向高层决策的科技信息工作体系构建
第5章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转型实践
5.1 船舶工业国防科技文献服务模式的转型创新实践
5.1.1 船舶行业科技信息服务的现状与特点
5.1.2 行业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方向
5.1.3 构建船舶行业科技文献资源服务体系
5.2 装备科技信息研究工作转型思考
5.2.1 装备科技信息研究转型的内涵探讨
5.2.2 装备科技信息研究工作转型的外部因素
5.2.3 转型的若干构想
第二篇 基于思维科学的情报理论方法
第1章 绪论
1.1 适应军队信息化建设需求,构建科技信息工作思维新模式
1.1.1 确立系统型思维模式
1.1.2 形成开放型思维模式
1.1.3 培养前瞻型思维
1.1.4 强化创新型思维
1.1.5 注重批判型思维
1.2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引入思维科学的重要意义
1.2.1 我国思维科学的发展
1.2.2 情报学是思维科学的重要组成
1.2.3 国防科技信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思维科学的指导
1.3 应用思维科学促进情报研究工作
1.3.1 情报研究与思维科学的关系
1.3.2 利用思维科学思想,提高情报研究水平
1.4 运用创新思维推动情报工作的智能化
1.4.1 创新思维在情报工作关键环节中的运用
1.4.2 创新思维与情报工作的智能化
第2章 思维科学与情报学的相关分析
2.1 思维科学
2.1.1 思维科学的概念
2.1.2 我国思维科学的发展
2.2 科学思维及其方法
2.2.1 科学思维方法
2.2.2 情报工作中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
2.3 钱学森情报研究思维建构
2.3.1 知识会通:情报研究思维建构的基础
2.3.2 辩证思维:情报研究思维建构的关键
2.3.3 综合集成:情报研究思维建构的方法
2.4 思维科学与情报研究
2.4.1 思维与情报研究——信息变换
2.4.2 思维科学与情报研究
2.4.3 情报研究是思维科学的应用
2.4.4 情报研究工作促进思维科学学科建设
2.4.5 情报研究需要具备的基本思维素质
2.4.6 思维科学对情报研究实践的启示
第3章 情报工作的思维模式及构建
3.1 科学思维方法与情报工作的融合
3.1.1 思维方法及情报思维方法
3.1.2 情报工作中的科学思维方法
3.1.3 科学思维方法对情报工作的改进及应用实例
3.2 基于系统思维的情报研究模式
3.2.1 系统思维内涵与特征
3.2.2 系统思维在情报研究中的重要性分析
3.2.3 “综合集成研讨厅”是系统思维的显性表现
3.2.4 提高情报研究工作中系统思维的应用
3.3 SEBoK的思维模式分析及启发
3.3.1 NASA系统工程知识体系
3.3.2 SEBoK对我国情报研究的启发
3.4 创新思维方法在科技情报研究中的表现形式与应用
3.4.1 创新思维的内涵与特征
3.4.2 创新思维在科技情报中表现形式
3.4.3 创新思维在课题研究中的应用
第4章 情报工作的思维方法及应用
4.1 基于思维科学的情报研究方法体系
4.1.1 情报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对情报研究方法体系有特殊要求
4.1.2 应用思维科学的各类思维方法,丰富和完善情报研究方法体系
4.1.3 应用思维科学的思维方法,优化情报研究方法体系结构、流程
4.2 思维导图在动态情报工作中的应用
4.2.1 思维科学与思维导图
4.2.2 思维导图的建立及功能
4.2.3 互联网环境给动态情报研究人员带来的挑战
4.2.4 思维导图在动态情报研究工作各环节的应用
4.2.5 利用思维导图创新情报研究知识管理的思考
4.3 情报分析中的批判性思维
4.3.1 对批判性思维的理解
4.3.2 批判性思维对情报分析的意义
4.3.3 批判性思维的典型案例分析
4.3.4 批判性思维培养
4.4 信息社会背景下国防科技信息研究中的思维方法
4.4.1 信息社会对国防科技信息工作的影响
4.4.2 信息社会背景下国防科技信息研究中的思维方法
4.5 DARPA创新思维与管理理念对情报研究工作的启示
4.5.1 DARPA——不可思议的创新机器
4.5.2 DARPA创新思维
4.5.3 DARPA的创新管理理念
4.5.4 DARPA创新思维与管理理念对我国情报研究工作的启示
4.6 综合集成法对情报研究的启示
4.6.1 思维科学与思维系统
4.6.2 综合集成法对情报研究的启示
第5章 情报工作的思维过程及界定
5.1 面向决策需求,建立基于过程的情报研究知识化支持系统
5.1.1 情报研究行为过程分析
5.1.2 情报研究思维过程分析
5.1.3 基于过程的情报研究知识化支持系统建设
5.1.4 基于过程的情报研究知识化支持系统总体架构、特点和效果预期
5.2 个体认知结构与情报吸收
5.2.1 认知结构及其构成、特点
5.2.2 情报吸收的一般过程
5.2.3 认知结构对情报吸收过程的影响
5.2.4 个体认知结构对科技情报用户吸收情报的实践意义
5.3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方法在情报研究中的互补作用
5.3.1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方法的内涵及其在情报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5.3.2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方法在情报研究中的互补作用
5.3.3 培育复合型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5.4 基于知识管理的情报获取思维过程
5.4.1 情报与知识管理
5.4.2 基于知识管理的情报获取工作思维过程
5.4.3 SPOCK的知识管理体系对我国情报获取工作的启示
5.5 认知心理学的情报研究分析过程研究
5.5.1 霍耶尔与《情报分析心理学》
5.5.2 ACH基本步骤
5.5.3 ACH特点与优点分析
5.5.4 提高情报研究质量的措施
第6章 情报人员的思维能力及培养
6.1 大数据时代情报研究人员思维构建
6.1.1 大数据对情报研究人员的挑战
6.1.2 大数据时代情报研究人员思维构建
6.2 应用思维科学培养情报思维品质
6.2.1 情报思维品质
6.2.2 情报人员应具备的情报思维品质
6.2.3 情报思维品质的实现
6.3 情报人员的思维能力及培养
6.3.1 抽象思维及抽象思维能力培养
6.3.2 形象思维及形象思维能力培养
6.3.3 灵感思维及灵感思维能力培养
第7章 基于思维科学的国防科技信息工作实践
7.1 用思维科学理论提高情报研究质量
7.1.1 运用抽象思维学,提高情报研究人员的逻辑思维能力
7.1.2 运用形象思维学,提高情报研究人员的感知能力
7.1.3 运用灵感思维学,提高情报研究人员的创新能力
7.1.4 运用思维系统工程,提高决策咨询服务水平
7.2 基于思维导图的情报分析课题研究
7.2.1 思维导图运用于情报研究的可行性
7.2.2 思维导图运用于情报分析课题研究示例
7.3 基于批判性思维开展情报研究
7.3.1 批判性思维理论在思维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7.3.2 批判性思维理论对情报研究的指导作用
第三篇 国防科技信息决策情报服务科学
第1章 绪论
1.1 开展决策情报服务理论研究的思考
1.1.1 决策情报服务理论研究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1.1.2 决策情报服务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
1.1.3 推进决策情报服务理论研究需要把握的几个关系
1.2 决策情报服务科学研究的背景
1.2.1 实践背景
1.2.2 理论背景
1.2.3 学科背景
1.2.4 技术背景
1.3 决策情报服务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1.3.1 适应需求,乘势发展
1.3.2 突破困境,促进发展
1.3.3 创新理论,引领发展
第2章 国防科技信息决策情报服务科学基础理论
2.1 决策、情报及其相互联系
2.2.1 决策
2.2.2 情报
2.2.3 情报在决策中的作用
2.2.4 决策过程与情报工作
2.2.5 决策情报活动
2.2.6 决策情报的需求特点
2.2 国防科技信息决策情报服务
2.2.1 国防科技信息决策情报服务
2.2.2 国防科技决策情报工作的主要特点
2.2.3 国防科技决策情报工作的基本现状
2.3 决策情报服务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2.3.1 决策情报服务科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2.3.2 决策情报服务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3.3 决策情报服务科学基础理论研究
2.3.4 决策情报服务科学应用理论研究
2.3.5 决策情报服务科学方法与技术研究
2.3.6 决策情报服务科学实践与应用研究
2.4 国外决策情报服务
2.4.1 决策情报服务机构的类型
2.4.2 决策情报服务机构的基本作用
2.4.3 国外决策情报服务的特点
2.4.4 国内外对比分析
第3章 国防科技信息决策情报服务科学应用理论
3.1 基于情报的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3.1.1 基于情报的决策支持系统的模型分析
3.1.2 基于情报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工作流程
3.1.3 基于情报的决策支持系统的技术应用
3.2 基于决策的情报服务体系
3.2.1 基于决策的情报服务体系
3.2.2 基于决策的情报服务的一般构架
3.2.3 基于决策的情报服务体系的评价
3.3 基于AHP-SWOT法的决策情报服务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3.1 AHP-SWOT分析方法
3.3.2 决策情报服务发展影响因素的SWOT分析
3.3.3 决策情报服务发展影响因素的AHP-SWOT分析
3.3.4 决策情报服务发展战略分析
3.4 决策情报服务目标效益指数及其分析方法
3.4.1 决策情报服务目标效益指数和函数
3.4.2 决策情报服务动力关系分析
3.4.3 案例应用
3.5 面向重点项目情报保障的用户需求与服务策略
3.5.1 重点项目情报保障服务用户分类及其信息需求结构
3.5.2 情报保障的服务策略
3.5.3 情报保障服务策略对现有环境提出的要求
第4章 国防科技信息决策情报服务科学方法与技术
4.1 国防科技信息决策情报服务研究工具
4.1.1 国防科技信息决策情报服务情报研究工具
4.1.2 国防科技信息决策情报服务情报分析阶段
4.1.3 国防科技信息决策情报服务研究组织阶段
4.1.4 国防科技信息决策情报服务产品阶段
4.2 情报分析中的新视角——关键决策分析方法
4.2.1 情报分析
4.2.2 关键决策方法
4.2.3 用情报分析方法进行CTA研究
4.2.4 应用案例
4.3 决策情报服务应用情景分析
4.3.1 决策情报应用情景构建
4.3.2 情景分析法在情报分析中的应用案例
4.4 决策树方法在决策情报分析中的应用
4.4.1 决策树的原理与基本结构
4.4.2 决策情报分析中决策树方法的应用
4.4.3 应用决策树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5 Web信息抽取技术及其在决策情报服务中的应用
4.5.1 Web信息抽取技术
4.5.2 Web信息抽取的目标
4.5.3 Web信息抽取的常用方法
4.5.4 Web信息抽取技术在决策情报工作中的应用
4.6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决策情报服务质量评价
4.6.1 决策情报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6.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决策情报质量评价
4.6.3 小结
第5章 国防科技信息决策情报服务科学实践
5.1 “知识服务”理论与方法在装备决策情报服务中的应用
5.1.1 装备决策情报服务的新需求
5.1.2 “知识服务”的理念与方法
5.1.3 装备决策情报服务中的“知识服务”应用
5.2 基于协同战略的情报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
5.2.1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
5.2.2 系统技术能力设计
5.2.3 协同机制设计
5.3 兰德公司面向决策支持的情报研究实践及其思考
5.3.1 兰德公司决策情报服务的发展和演变
5.3.2 科学合理工作程序是确保情报研究质量的重要手段
5.3.3 客观评价是高质量情报研究的重要保障
5.3.4 借鉴兰德公司经验构建面向决策支持的国防科技情报研究能力
5.4 决策情报人员的能力及其培养
5.4.1 决策情报研究人员的素质要求
5.4.2 国防科技情报研究人员能力结构
5.4.3 情报研究人员的培养
第四篇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知识化
第1章 绪论
1.1 关于科技信息服务知识化的战略思考
1.1.1 知识化的概念、功能及实质
1.1.2 科技信息服务知识化的现实意义
1.1.3 知识化建设的目标及主要任务
1.1.4 实现知识化的主要策略
1.2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知识化的必要性
1.2.1 顺应国际发展趋势
1.2.2 顺应信息环境变化
1.2.3 顺应信息服务的价值要求
1.2.4 顺应用户需求的变化
1.2.5 顺应信息服务方式
1.2.6 信息服务理念知识化
1.2.7 国防科技信息的创新发展需要
1.3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知识化的战略定位
1.3.1 有利于提升国防科技信息服务知识化服务能力
1.3.2 有利于全方位保障重大专项各阶段发展
1.3.3 有利于实现信息服务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1.3.4 有利于培养国防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的核心服务竞争力
1.4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知识服务的统筹发展
1.4.1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并存的客观现实
1.4.2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统筹发展的三个阶段
1.4.3 未来国防科技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的统筹发展
第2章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知识化基础理论
2.1 知识服务与服务科学
2.1.1 从信息服务到知识服务
2.1.2 从服务到服务科学
2.1.3 服务科学的核心是服务创新
2.1.4 服务科学的主要因素
2.2 界定知识化概念,践行知识服务思想
2.2.1 信息化与知识化
2.2.2 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
2.2.3 科技信息服务知识化
2.2.4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知识化的内涵
2.3 我国国防科技信息服务知识化发展现状
2.3.1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现状分析
2.3.2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实施知识管理的现状
2.3.3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知识化发展特点及规律
2.4 亚洲知识管理实践
2.4.1 知识服务和知识管理
2.4.2 亚洲各国和地区的知识管理现状
2.4.3 亚洲典型知识管理实践总结
2.4.4 对工作的启示
第3章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知识化应用理论
3.1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知识化发展的探索:学科馆员服务
3.1.1 学科馆员概念
3.1.2 学科馆员服务工作的开展
3.1.3 存在的问题
3.1.4 进一步整改措施
3.2 科技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与服务
3.2.1 定义
3.2.2 科技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方法
3.2.3 科技信息资源的知识服务模式
3.3 军队院校图书馆知识组织与服务体系建设
3.3.1 基本依据分析
3.3.2 建设原则和主要内容
3.3.3 组织实施与步骤
3.4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个人知识价值链的构建
3.4.1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个人知识管理的基本要素
3.4.2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个人知识价值链的构建
3.4.3 推进国防科技信息服务个人知识价值链有效运转
第4章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知识化方法与技术
4.1 基于知识化的信息资源共享
4.1.1 概述
4.1.2 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4.1.3 基于知识服务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4.2 科技情报合作研究与成果共享的工具:情报百科
4.2.1 情报百科建立的背景与应用现状
4.2.2 情报百科生产情报的基本流程
4.2.3 对提升我国科技情报研究水平的启示
4.3 面向国防科技信息深化服务的相关技术跟踪分析
4.3.1 引言
4.3.2 面向信息深化服务的技术研究趋势与应用
4.3.3 面向信息深化服务的未来国防信息技术研发
4.4 RSS技术在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中的应用
4.4.1 RSS技术概况
4.4.2 个性化知识服务中关键问题
4.4.3 RSS技术在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服务中的应用
第5章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知识化实践
5.1 装备科技信息知识化服务:知识化的个性化服务方式
5.1.1 知识化的个性化服务方式
5.1.2 开展基于知识化的个性化服务的对策
5.2 知识服务基础平台架构
5.2.1 建立标准化知识服务平台
5.2.2 知识挖掘开发
5.2.3 构建知识库
5.2.4 建设基于WebServices技术的网络平台
5.2.5 构建语义网
5.2.6 建立知识服务管理机制
5.2.7 建立面向知识服务的情报研究协同工作平台
第五篇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智库化
第1章 绪论
1.1 从“耳目”向“大脑”转变
1.1.1 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专职国防科技信息机构的冲击
1.1.2 国防科技信息机构地位下降给决策支撑带来的危害
1.1.3 国防科技信息机构必须从“耳目”变为“大脑”
1.2 国防科技信息机构的智库化建设
1.2.1 国防科技信息机构急需向“智库化”发展
1.2.2 国防科技信息“智库”的内涵
1.2.3 科技信息工作智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1.2.4 科技信息工作智库化发展的思路
1.2.5 国防科技信息机构智库化发展的途径
1.3 国防科技信息机构智库化进程的完善
1.3.1 完善研究合作模式
1.3.2 解决模型和方法匮乏问题
1.3.3 大力构建人才汇聚机制
1.4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智库化转型发展
1.4.1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智库化转型的必然性
1.4.2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智库化转型的可行性
1.4.3 国防科技信息工作智库建设方向
第2章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智库化基础理论
2.1 情报研究与智库:由信息库到思想库的转变
2.1.1 情报研究与智库的关系
2.1.2 情报研究智库建设的关键
2.2 在智库化转型中的情报研究思维模式
2.2.1 智库化转型提高情报研究质量
2.2.2 两种思维模式的优劣及其在情报研究中的应用
2.3 智库建设提升科技信息机构核心竞争力
2.3.1 国防科技信息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2.3.2 国防科技特色智库建设的需求分析
2.3.3 国防科技信息机构特色智库建设实施
2.4 国外智库发展与现状
2.4.1 智库的来源
2.4.2 智库发展
2.4.3 全球智库现状
2.4.4 发展趋势
第3章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智库化应用理论
3.1 科技情报机构智库化建设
3.1.1 国防科技信息机构智库建设的目标
3.1.2 科技情报机构智库化建设体制与机制的构建
3.1.3 科技情报机构智库化建设人才素质要求
3.1.4 发挥科技情报机构智库前端功能的途径
3.2 基于P2P思想的情报研究动态合作模式
3.2.1 P2P理论
3.2.2 基于P2P思想的情报研究动态合作模式
3.2.3 动态合作模式的运行机制及保障
3.3 大数据和知识图谱技术助力科技信息工作智库化
3.3.1 大数据技术
3.3.2 知识图谱技术
3.3.3 采用大数据与知识图谱技术的信息服务
3.4 云计算与国防科技信息智库化建设
3.4.1 云计算技术
3.4.2 云计算下的技术信息智库平台
3.4.3 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3.5 智库化条件下情报研究质量评价
3.5.1 智库化对情报研究成果的要求
3.5.2 智库化条件下情报研究工作评价标准
第4章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智库化方法与技术
4.1 智库化建设需重视智能数据
4.1.1 大数据时代的国防科技信息研究
4.1.2 智库化建设中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
4.2 基于智库理念的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转型发展
4.2.1 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现状分析
4.2.2 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转型方向
4.2.3 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转型的重点任务
4.3 国外智库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
4.3.1 公开信息资源建设
4.3.2 灰色文献资源采集
4.3.3 智库研究成果保存
4.4 科技信息智库化建设的众包模式
4.4.1 众包的概念
4.4.2 众包模式的特点
4.4.3 众包理念对科技信息智库化建设的启示
第5章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智库化实践
5.1 加强空间智库建设构建全新安全战略
5.1.1 加强空间安全战略智库建设的必要性
5.1.2 空间安全战略智库的建设途径
5.1.3 空间安全战略智库应关注的发展方向
5.2 专业图书馆信息智库服务功能定位与构建
5.2.1 专业图书馆开展信息智库服务功能定位及可行性分析
5.2.2 构建信息智库服务功能的策略
5.3 俄罗斯空间防御智库发展及启示建议
5.3.1 俄罗斯空间防御智库——“俄罗斯空间防御问题跨部门专家委员会”
5.3.2 借鉴俄经验创建中国空间防御科技信息服务智库
5.4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才队伍建设
5.4.1 国际顶尖智库人力资源管理分析
5.4.2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才队伍建设
第六篇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创新发展新模式——智慧情报
第1章 绪论
1.1 智慧化对科技信息工作的重要性
1.1.1 “智慧+”成为一种新趋势
1.1.2 智慧化是提高科技信息工作效能的有效方法
1.1.3 推进国防科技信息工作智慧化的思考
1.2 大成智慧与情报智慧
1.2.1 大成智慧
1.2.2 智慧与智慧情报
1.2.3 群体智慧
1.2.4 人机结合智慧
第2章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智慧情报基础理论
2.1 智慧情报内涵
2.1.1 智慧情报提出背景
2.1.2 智慧情报的内涵
2.1.3 智慧情报理论研究
2.1.4 智慧情报服务研究
2.1.5 智慧情报智库化研究
2.2 国防科技信息研究智慧增值
2.2.1 情报研究智慧增值的过程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2.2.2 推动国防科技信息研究智慧增值的建议
第3章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智慧情报应用理论
3.1 基于群体智慧提升国防科技信息研究能力
3.1.1 群体智慧
3.1.2 群体智慧的作用机理及实现途径
3.1.3 群体智慧在新时期国防科技信息研究工作中的运用
3.2 从“工业4.0”看智慧情报与科技情报研究4.0
3.2.1 智库化转型是实现科技情报研究4.0的必然选择
3.2.2 “工业4.0”及其特点
3.2.3 从“工业4.0”看科技情报研究4.0
3.3 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发展智慧情报
3.3.1 智慧情报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3.3.2 智慧情报工作
3.3.3 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发展中的情报
3.3.4 智慧情报案例
第4章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智慧情报方法与技术
4.1 重视智能技术凝练情报智慧
4.1.1 “情报”、“智能”和“智慧”的相互关联
4.1.2 智能信息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
4.1.3 依托智能技术的情报事业改革之路
4.2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情报集成系统研究
4.2.1 国外智慧情报系统正在从理论走向实践
4.2.2 智慧情报系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情报产品的严谨度
4.2.3 智慧情报系统集成方法
4.3 基于网络信息关联分析的智慧情报生成技术
4.3.1 智慧情报对用户的重要性
4.3.2 问题描述
4.3.3 生成方法的设计
4.4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情报研究生态圈设计方法
4.4.1 互联网思维促进智慧情报的发展
4.4.2 情报研究生态圈的设计思想
4.4.3 情报研究生态圈的设计方法
4.4.4 情报研究的发展
第5章 国防科技信息服务智慧情报实践
5.1 智慧型情报研究机构的建设
5.1.1 目前情报研究机构存在的智慧劳动浪费问题
5.1.2 情报研究机构的差异分析
5.1.3 融合发展建设集智型情报研究机构
5.2 智慧情报与国防智库建设
5.2.1 智慧情报是信息化时代科技信息转型发展的新阶段
5.2.2 智慧情报与国防智库建设
5.2.3 加强智慧情报与国防智库建设的思考
5.3 构建国防科技信息智慧型人才培育机制
5.3.1 国防科技信息智慧型人才的内涵
5.3.2 国防科技信息发展急需智慧型人才
5.3.3 当前国防科技信息智慧型人才培育存在的问题
5.3.4 新形势下国防科技信息智慧型人才培育机制的构建
参考文献
封底
..更多
全部评论
评论
推荐图书
慢性疾病的自然疗法
吴军 主编,董晓虹 主编,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爱上捏脊
施仁潮编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果蔬养生10堂课——做碱性健康人
何凤娣编著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对着一千颗星星许愿
吕丽娜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解读健商——健康新概念
戴迪 主编,浙江省医学会 组编,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谁在那里唱歌
谢华 著,
浙江文艺出版社
天堂往左,北京往右
尘一
民族出版社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吕有志 编,徐孝明 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中文在线
服务条款
|
关于我们
|
管理登录
返回顶部
用户指南
下载APP
关注我们